夜行者的诡谲见闻录——当生者的目光穿透幽冥
凌晨三点的老式公寓楼梯间,声控灯总在第四级台阶上失灵。李默数不清第几次踩空时,余光瞥见台阶转角处蹲着一个穿红棉袄的小女孩——她低头玩着翻花绳,绳结却是半截发黑的脐带。
这是本月第三次“看见”。第一次在浴室镜面的雾气里,第二次在办公室打印机吐出的空白纸张上。那些影子从不说话,只是用腐烂的瞳孔倒映出李默左腕逐渐浮现的淤青指痕,像某种倒计时的刻度。
精神病院的诊断书写着“幻觉”,可当李默撕掉药片冲进马桶时,马桶水涡里浮起一团团纠缠的长发。邻居老太太突然在电梯里搭话:“你也看得见吧?这栋楼以前是产房…...”她布满老年斑的手指向消防栓玻璃,镜面反射中,老太太的后脑勺裂开一张婴儿的嘴。
最骇人的并非鬼影本身,而是它们总出现在生者濒临崩溃的瞬间。心理学教授赵明在讲座上展示过一组数据:83%的“见鬼”案例发生在体温低于35℃时——那是活人最接近死亡的温度。
今夜李默终于看清,红袄小女孩的翻花绳另一端,连着自己童年照片里失踪的玩伴。当晨光穿透窗帘时,他发现镜中的自己正用死者的口型说:“欢迎回家。”